共 14 条
灌水方式对不同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41
作者:
吕丽华
[1
]
胡玉昆
[1
]
李雁鸣
[1
]
王璞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小麦;
灌溉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给冬小麦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依据,以河农859和豫麦49为材料,设置三种灌水方式,即S1(冻水+拔节水)、S2(拔节水)和S3(拔节水+灌浆水),主要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2个品种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动态、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拔节期、灌浆前期和生育后期,S1、S2处理0-80cm土层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S3处理0-40 cm处于不同程度胁迫。豫麦49的水分利用效率以S3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S1和S2;河农859的水分利用效率以S2、S3较高,且显著高于S1,同时S2与S3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适度水分胁迫在不影响河农859产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河农859籽粒产量以浇2水的S3较高,但与浇1水的S2产量差异不显著;而豫麦49在S3处理下的产量显著高于S2和S1。表明河农859抗旱性较强,只浇拔节水即可以在基本满足产量形成需要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豫麦49只有在供水充足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高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