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方式对不同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41
作者
吕丽华 [1 ]
胡玉昆 [1 ]
李雁鸣 [1 ]
王璞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灌溉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给冬小麦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依据,以河农859和豫麦49为材料,设置三种灌水方式,即S1(冻水+拔节水)、S2(拔节水)和S3(拔节水+灌浆水),主要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2个品种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动态、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拔节期、灌浆前期和生育后期,S1、S2处理0-80cm土层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S3处理0-40 cm处于不同程度胁迫。豫麦49的水分利用效率以S3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S1和S2;河农859的水分利用效率以S2、S3较高,且显著高于S1,同时S2与S3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适度水分胁迫在不影响河农859产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河农859籽粒产量以浇2水的S3较高,但与浇1水的S2产量差异不显著;而豫麦49在S3处理下的产量显著高于S2和S1。表明河农859抗旱性较强,只浇拔节水即可以在基本满足产量形成需要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豫麦49只有在供水充足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高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水分生理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J].
单长卷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2) :127-129
[2]   不同灌溉时期的冬小麦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J].
居辉 ;
王璞 ;
周殿玺 ;
兰林旺 .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03) :76-80
[3]   集成技术对冬小麦小偃503灌浆特性的影响 [J].
张保军 ;
冯素伟 ;
由海霞 ;
魏益民 ;
柴萍 ;
丁瑞霞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4) :92-97
[4]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关系及产量的影响 [J].
陈晓远 ;
高志红 ;
刘晓英 ;
罗远培 .
作物学报, 2004, (07) :723-728
[5]   水浇地冬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研究 [J].
王法宏 ;
王旭清 ;
任德昌 ;
曹宏鑫 ;
董玉红 ;
Ken.Sayre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2) :68-72
[6]   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J].
王纪华 ;
赵春江 ;
黄文江 ;
郭晓维 ;
李鸿祥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4) :42-47
[7]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J].
王敏 ;
张从宇 ;
姚维传 ;
王晓飞 .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5) :605-607+610
[8]   灌水运筹对冬小麦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J].
王璞 ;
王启现 ;
鲁来清 ;
王伟东 ;
王树安 .
华北农学报, 2001, (03) :80-85
[9]   需水特性不同的两个冬小麦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J].
李雁鸣 ;
王焕忠 ;
段巍巍 ;
张建平 ;
张立言 .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1) :94-96
[10]   华北地区节水农业标准初探 [J].
李英能 .
灌溉排水, 1993,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