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悬沙特征研究

被引:7
作者
杨耀中
冯卫兵
机构
[1]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悬沙; 人工神经网络; 辐射沙脊群; 南黄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8.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明南黄海海域悬沙场的特征,以指导港口建设,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将平面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天气图和水文测验数据联系起来,构建了平面二维悬浮泥沙模型。首先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求出实测含沙量与水动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再把潮流模型和风场计算值代入此关系式,最后求出该海域含沙量平面分布。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波浪掀沙和水流输沙是整个海域宏观水动力特征;西洋潮流水道处于冲刷状态,有利于深槽的维持;含沙量等值线与等水深线形状大体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黄、东海陆架区悬浮体输运的时空变化规律
    孙效功
    方明
    黄伟
    [J]. 海洋与湖沼, 2000, (06) : 581 - 587
  • [2] 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悬浮体的研究
    宋召军
    黄海军
    杜廷芹
    刘芳
    倪金龙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6) : 19 - 25
  • [3] 南黄海海水中悬浮体的研究
    秦蕴珊
    李凡
    徐善民
    J.Milliman
    R.Limeburner
    [J]. 海洋与湖沼, 1989, (02) : 101 - 112
  • [4] 黄河三角洲与渤、黄海陆海相互作用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黄海军等著, 2005
  • [5] Suspended matter regime in the Yellow Sea. J. D. Milliman,F. Li,Y. Y. Zhao,T. M. Zhen. 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 1986
  • [6] 南黄海海水中悬浮体分布的水动力因素统计分析
    吴晓涛
    [J]. 海洋科学, 1995, (01) : 59 - 64
  • [7] Tidal current-induced formation——storm-induced change——tidal current-induced recovery——Interpretation of depositional dynamics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radial sand ridges on the Yellow Sea seafloor[J]. 张长宽,张东生,张君伦,王震.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