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仓鼠和小家鼠种群16年动态分析

被引:10
作者
严志堂
钟明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灰仓鼠; 捕获率; 鼠种; 种群数量变动; 小家鼠; 家鼠属;
D O I
10.16829/j.slxb.1984.04.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 Pallas)和小家鼠(Mus musculus Linnaeus)在新疆北部农区田野众害鼠中种群数量居第二和第一位(新疆鼠害研究组,1975a,b;李春秋,1981),其数量消长有何规律?特点如何?两者同栖于农田,相互关系如何?有否促进或制约作用?这对鼠害防治工作颇具理论及实践意义。国内梁杰荣等(1978)报道了青海草原主要害鼠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和达乌里鼠兔(Ochotona daurica)种群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家鼠(Mus musculus)种群动态预测及机制的探讨 [J].
严志堂 ;
钟明明 .
兽类学报, 1984, (02) :139-146
[2]   小家鼠的肥满度研究 [J].
严志堂 .
兽类学报, 1983, (02) :173-180
[3]   小家鼠种群年龄研究及其对预测预报的意义 [J].
严志堂 ;
李春秋 ;
朱盛侃 .
兽类学报, 1983, (01) :53-63
[4]   室内饲养小家鼠的一些生物学资料 [J].
严志堂 ;
李春秋 ;
朱盛侃 .
动物学研究, 1982, (S2) :35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