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科学”的起源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被引:13
作者:
周程
机构:
[1]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科学”词源;
科学概念;
文化交流;
格致;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0.04.001
中图分类号: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虽然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了不少"科学"用例,但它们都不是"science"意义上的"科学"。将"科学"用来对译"science"的用例率先出现在日本。"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实际上发生在大批留日学生归国之前。继康有为戊戌变法前在书中征引了日文"科学"一词之后,梁启超在日本、王国维在国内相继使用"科学"一词。1900年后,杜亚泉、钟观光、虞和钦等有过日语学习经历的学者开始频繁使用"科学",不通日文的严复1902年起也开始大量使用"科学",加上章太炎、马君武、鲁迅等赴日学人的推波助澜,"科学"很快就取代了"格致",并对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