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丽江盆地北部区第四纪时期的左旋剪切拉张

被引:22
作者
韩竹军
向宏发
虢顺民
不详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丽江盆地北部区; 锯齿状断裂;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 顺时针转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1 [构造形迹力学性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丽江盆地北部区具有锯齿状断裂的典型特征, 几何形态上呈现出明显的“追踪张”特点; 在运动方式上, 既有拉张伸展, 又有左旋剪切. 其中, 平均左旋剪切位移分量为 1950 m, 平均拉张位移分量为1730 m. 在活动时代上, 盆地的左旋剪切拉张开始于中更新世. 以距今 800 ka 计算, 可以获得平均左旋剪切位移速率为2.44 mm/a, 平均拉张速率为2.16 mm/a. 丽江盆地北部区不同区段的地质构造表现证实了构造地貌学分析结果, 符合具有剪切位移分量锯齿状断裂的运动学特征. 对丽江盆地北部区左旋剪切拉张运动学特点的认识, 为川西北活动块体顺时针转动模型以及正确理解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在第四纪时期的作用、地位提供了直接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 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2]   丽江-小金河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左旋逆推运动及其构造地质意义——陆内活动地块横向构造的屏蔽作用 [J].
向宏发 ;
徐锡伟 ;
虢顺民 ;
张晚霞 ;
李洪武 ;
于贵华 .
地震地质, 2002, (02) :188-198
[3]   滇东、滇西地区主要河流低阶地地貌面的年代学研究 [J].
计凤桔 ;
郑荣章 ;
李建平 ;
尹金辉 .
地震地质, 2000, (03) :265-276
[4]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5]   滇西北丽江盆地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 [J].
程捷 ;
汪新文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6, (02) :145-155+162
[6]   滇西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 [J].
何科昭 ;
何浩生 ;
蔡红飙 .
地质论评, 1996, (02) :97-106
[7]   滇西北丽江盆地的第四纪地层与古环境 [J].
汪新文,赵其强,杜恒俭 .
现代地质, 1995, (01) :81-89+133-134
[8]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J].
谢富仁 ;
祝景忠 ;
粱海庆 ;
刘光勋 .
地震学报, 1993, (04) :408-418+521
[9]   大型走滑断层——碰撞后陆内变形的重要形式 [J].
钟大赉 ;
P.Tapponnier ;
吴海威 ;
张连生 ;
嵇少丞 ;
钟嘉猷 ;
刘小汉 ;
U.Schaerer ;
R.Lacassin ;
P.Leloup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9, (07) :526-529
[10]   滇西北第四系的划分 [J].
李鼎容 ;
黄兴根 ;
王安德 ;
于慎谔 ;
朱桂云 .
地质论评, 1987, (02) :105-1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