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莱芜人工鱼礁集鱼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24
作者
王宏 [1 ,2 ]
陈丕茂 [1 ]
李辉权 [3 ]
陈应华 [3 ]
贾晓平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
[3]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澄海莱芜; 人工鱼礁; 集鱼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53.1 [人工鱼礁];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801 ;
摘要
2003和2007年分别对澄海莱芜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投礁前的本底调查和投礁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明显比投礁前高,增加了25.63倍;礁区海域各类资源种类均比投礁前丰富,总种数由投礁前的23种增加至41种,比投礁前增加了0.78倍,其中,蟹类种数增加最多,增加了1.75倍;在本底调查中没有出现的经济种类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在跟踪调查中已成为主要优势种;Shannon-Wienver多样性指数(H′)在礁区和对比区均比投礁前有所增加。表明鱼礁投放后,鱼礁区集鱼效果和群落结构明显改善,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岛近海春、秋季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J].
任一平 ;
徐宾铎 ;
叶振江 ;
刘元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792-798
[2]   中山人工鱼礁区渔获物调查 [J].
陈丕茂 .
热带海洋学报, 2005, (03) :73-80
[3]   海州湾人工鱼礁养护资源效果初探 [J].
张虎 ;
朱孔文 ;
汤建华 .
海洋渔业, 2005, (01) :38-43
[4]   黄海北部近岸鱼类的群落结构 [J].
董婧 ;
刘海映 ;
许传才 ;
毕远溥 ;
王文波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 (02) :132-137
[5]   人工鱼礁的环境功能与集鱼效果 [J].
陈勇 ;
于长清 ;
张国胜 ;
张硕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2, (01) :64-69
[6]   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J].
金显仕 ;
邓景耀 .
生物多样性, 2000, (01) :65-72
[7]   鱼礁模型对黑鲷的诱集效果 [J].
何大仁,施养明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653-658
[8]  
Influence of substrate and deployment time on fish assemblages on an artificial reef at Formentera Island (Balearic Islands, western Mediterranean)[J] . Hydrobiologia . 1998 (1)
[9]  
Artificial reef de-sign:void space,complexity,and attractants. SHERMAN R L,GILLIAMD S,SPIELER R E. ICES J MarSci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