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刻划符号——兼谈对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的看法

被引:9
作者
严汝娴
机构
关键词
刻划符号; 文字; 木垒; 建筑; 仰韶文化; 普米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普米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约有两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两省。该族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云南宁蒗县永宁公社的普米族,不久前还保留着阿注婚姻和母系制的残余,物质文化也比较落后。我们曾于1963年、1980年和1981年三次进入当地从事民族调查,发现该族至今还使用一种刻划符号,古老而简单,对研究文字的起源,印证考古资料都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纳西族的母系“衣杜” [J].
严汝娴 ;
宋兆麟 .
民族研究, 1981, (03) :17-25
[2]   汉字起源试论 [J].
陈炜湛 .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 (01) :70-77
[3]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J].
郭沫若 .
考古, 1972, (03)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