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构造裂缝发育区带预测及对比研究

被引:27
作者
魏春光
雷茂盛
万天丰
接维强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分公司
关键词
裂缝预测; 数值模拟; 弹-塑性增量法; 构造应力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裂缝性油气藏是大庆油田古龙-徐家围子地区主要的油气藏类型之一,营城组是该区深层找气的主要目的层。影响本区营城组构造变形的构造事件确定在晚白垩世早期的青山口组一段沉积后。用石英晶格位错密度法测试得到了该期的构造差应力值,采用弹-塑性增量法对该期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表明,该区晚白垩世早期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构造应力值在平面上整体呈近南北向带状分布。预测古龙-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构造裂缝发育区带位于古龙地区西部及徐家围子地区的西部和北部,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105 +1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26-132
[2]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四段构造应力场模拟及裂缝发育区带预测 [J].
张守仁 ;
万天丰 ;
陈建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70-74+80
[3]   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中国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J].
王庭斌 .
地质论评, 2004, (01) :33-42
[4]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构造应力场弹-塑性增量法数值模拟 [J].
陈志德 ;
蒙启安 ;
万天丰 ;
贾庆军 ;
张廷臣 .
地学前缘, 2002, (02) :483-492
[5]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J].
李淑恩 ;
张绍辉 ;
岳奎 ;
谭守强 ;
赵郁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6) :38-40+3
[6]   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无效缝的形成与分布 [J].
孙庆和 ;
陈发景 ;
李长禄 ;
王永霖 ;
王丽莉 .
地学前缘, 2000, (04) :391-402
[7]   塔里木盆地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意义 [J].
王喜双 ;
宋惠珍 ;
刘洁 .
地震地质, 1999, (03) :268-273
[8]   构造应力场与低渗透油田开发 [J].
曾联波 ;
田崇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3-5
[9]   构造应力场研究的新进展 [J].
万天丰 .
地学前缘, 1995, (02) :226-235
[10]   青藏高原西部日土-普兰一带古构造应力值的估算 [J].
郭铁鹰 ;
万天丰 .
现代地质, 1988, (01) :57-6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