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地方性视角

被引:5
作者
忻平
邱仁富
机构
[1] 上海大学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地方性知识; 治理能力现代化; 话语体系;
D O I
10.16326/j.cnki.1008-7168.2016.02.01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家治理内在地、深层次地与地方性知识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说,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在于人民需要和实行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在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新概念、新范畴、新范式,这就必须依赖于地方性知识。国家治理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国家治理与地方性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并受后者制约,国家治理的效果与其差异性联系在一起。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地方性知识为起点,在尊重和把握地方性的文化特征等基础上提出更加接地气、得民心的治理目标和方式。要以"党内治理"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打造中国特色的治理话语体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话语重构。要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人类治理文明中创造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俄罗斯国家治理模式的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景维民 ;
许源丰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9, (01) :49-53+96
[3]   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 [J].
吴彤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11) :87-94
[4]   “地方性知识” [J].
叶舒宪 .
读书, 2001, (05) :121-125
[5]   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J].
盛晓明 .
哲学研究, 2000, (12) :36-44+76
[6]   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 [J].
王铭铭 .
教学与研究, 1999, (04) :30-36+80
[7]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 人民日报. 2014 (001)
[8]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铭铭著, 2005
[9]  
比较制度分析[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日)青木昌彦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