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松针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33
作者
杨燕 [1 ]
杨茂发 [1 ]
杨再华 [1 ]
黄吉勇 [2 ]
王超英 [3 ]
余金勇 [4 ]
机构
[1] 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2] 贵州省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站
[3] 贵阳教育学院
[4]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云南松; 松针; 挥发物; 化学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 [针叶树类];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The volatile from pine needles of Pinus yunnanensis was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were analyzed by GC-MS and their rative contents was determined by area normalization. 53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50 of them were identified.These 50 compounds amounted totally to about 94%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volatile and 97.467% of the total peak area. The maior components of the volatile were palmitamide(16.581%)and germacrene D(15.045%).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白落叶松8个家系挥发性化合物的比较分析 [J].
孟昭军 ;
严善春 ;
徐伟 ;
杨明非 .
林业科学, 2008, (06) :91-96
[2]   具信号功能的植物挥发物研究进展 [J].
章金明 ;
韩宝瑜 .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02) :135-140
[3]   不同危害状态下寄主萜烯挥发物含量的变化及松墨天牛对其组分的触角电位反应 [J].
宁眺 ;
樊建庭 ;
方宇凌 ;
孙江华 .
昆虫学报, 2006, (02) :179-188
[4]   云南木蠹象的危险性分析 [J].
徐长山 ;
张宏瑞 ;
张珍荫 .
中国森林病虫, 2004, (04) :30-32
[5]   马尾松针叶中的挥发物质对马尾松毛虫产卵行为的影响 [J].
赵成华 ;
阎云花 .
林业科学, 2003, (06) :91-93
[6]   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枝梢提取物趋性测试 [J].
殷彩霞 ;
高竹林 ;
吕军 ;
江燕 ;
叶辉 ;
刘复初 .
昆虫知识, 2002, (05) :384-386
[7]   云南松对松小蠹的引诱能力及其挥发物组成 [J].
赵涛 ;
李丽莎 ;
周楠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4) :47-49
[8]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J].
侯照远,陈雄,张瑛,严福顺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6, (05) :37-39
[9]   油松针叶精油萜烯组成的研究(Ⅱ)──萜烯含量与季节、叶龄及朝向的关系 [J].
金幼菊,柳维波,吴京科,沈应柏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04) :50-55
[10]   滇产云南松、思茅松松针油的化学成分 [J].
丁靖凯 ;
丁立生 ;
易元芬 ;
吴玉 ;
孙汉董 ;
罗方书 ;
皮文林 .
云南植物研究, 1987, (04) :50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