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测定心肌酶活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4
作者
韦建华 [1 ]
韦莹慧 [2 ]
机构
[1]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2] 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关键词
婴儿,新生; 缺氧缺血,脑; 心肌酶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心肌酶活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4例HIE(HIE组) 和5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分别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HIE组轻、中-重度患儿血清心肌酶(AST、LDH、CK、CK-MB、α-HB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HIE病情越重,血清心肌酶活性越高(P<0.01 或0.05)。结论 HIE时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可作为心肌损害的重要生化指标,对评价HIE脑损伤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9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高超 ;
缪士星 .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 (04) :13-14
[2]   新生儿窒息与多脏器损害的临床观察:附168例分析 [J].
舒慧珠 ;
冯小三 ;
冯养槐 ;
张成 .
临床儿科杂志, 2000, (01) :38-40
[3]   围生期母婴心肌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J].
石伟 ;
陈昌辉 ;
叶长宁 ;
李良忠 ;
饶绍琴 ;
刘华 ;
张惠英 ;
邓君 ;
兰大丽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9, (01) :42-42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 [J].
韩玉昆 .
中华儿科杂志, 1997, (02) :44-45
[5]   CK-MB测定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附64例报告 [J].
俞永宝 .
临床儿科杂志, 1997, (01) :14-15
[6]   CK-MB试剂盒研制和临床应用八年的评价 [J].
许绍辉 ;
王爱华 ;
杨宗岳 ;
于嘉屏 ;
顾军 ;
密庆梅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1, (04) :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