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的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37
作者
贾文雄 [1 ]
赵珍 [1 ]
俎佳星 [2 ]
陈京华 [1 ]
王洁 [1 ]
丁丹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物候参数; 不同植被类型; 时空变化; 气候响应; 祁连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1982—2006年GIMMS NDVI和2000—2014年MODIS NDVI遥感数据,利用double logistic拟合方法提取了1982—2014年祁连山区不同植被的生长季始期、生长季末期和生长季长度3个重要的物候参数,分析了不同植被物候期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异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不同植被的生长季始期和生长季末期随年际变化表现出波动提前或推迟,其中沼泽植被的变化波动最大;草甸植被、灌丛植被、阔叶林植被和栽培植被生长季长度出现延长趋势;(2)祁连山区植被生长季始期集中在5月初,其中阔叶林植被生长季开始最早,荒漠植被生长季开始最晚,植被生长季末期集中在9月,栽培植被生长季结束较早,荒漠植被、沼泽植被生长季结束较晚,植被生长季长度集中在110—140 d,其中阔叶林植被、针叶林植被生长季长度较长,而荒漠植被、高山植被生长季长度较短;(3)祁连山植被物候期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表明植被生长季始期、生长季末期主要表现为提前不明显和推迟不明显,生长季长度主要表现为缩短不明显和延长不明显;(4)物候要素与气候要素相关性表明前期温度的积累有利于植被的开始生长,但当年3月的降水量对植被生长季始期同样有重要作用,不同植被生长季末期与8月、9月温度相关性较大,而与10月、11月降水的相关性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826 / 784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SPOT-VGT NDVI时间序列的农牧交错带植被物候监测 [J].
侯学会 ;
牛铮 ;
高帅 ;
黄妮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1) :142-150+294
[2]   1982-2006年欧亚大陆植被生长季开始时间遥感监测分析 [J].
刘玲玲 ;
刘良云 ;
胡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11) :1433-1442
[3]   气候变化对不同海拔高山嵩草物候期的影响 [J].
王力 ;
李凤霞 ;
周万福 ;
李晓东 .
草业科学 , 2012, (08) :1256-1261
[4]   基于遥感方法的长白山地区植被物候期变化趋势研究 [J].
李明 ;
吴正方 ;
杜海波 ;
宗盛伟 ;
孟祥君 ;
张莲芝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242-1248
[5]   MODIS植被指数时间序列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重构 [J].
边金虎 ;
李爱农 ;
宋孟强 ;
马利群 ;
蒋锦刚 .
遥感学报, 2010, 14 (04) :725-741
[6]   1999-2007年祁连山区植被指数时空变化 [J].
戴声佩 ;
张勃 ;
王海军 ;
王亚敏 ;
李丹 ;
王兴梅 .
干旱区研究 , 2010, (04) :585-591
[7]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主要植被类型物候期的变化 [J].
余振 ;
孙鹏森 ;
刘世荣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3) :316-329
[8]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期遥感模拟与变化规律 [J].
国志兴 ;
张晓宁 ;
王宗明 ;
方伟华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1) :165-172
[9]   基于GIMMS AVHRR NDVI数据的中国寒旱区植被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宋怡 ;
马明国 .
遥感学报, 2008, (03) :499-505
[10]   基于NOAA NDVI和MSAVI研究中国北方植被生长季变化 [J].
王宏 ;
李晓兵 ;
李霞 ;
莺歌 ;
符娜 .
生态学报, 2007, (02) :50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