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刘献祥
吴明霞
吴炳煌
章志安
林薇
郑良朴
林久茂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针刺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对骨质疏松性骨质愈合的作用。方法 采用 12月龄雌性大鼠 6 0只 ,摘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 ,造模 3个月后作右股骨中段闭合骨折 ,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针刺组、艾灸组 ,分别于骨折后 7、14、2 8天处死 ,并进行血清生化、骨痂BMP和组织学的观察。结果 骨折后第 14天S E2 、S BGP含量及BMP光密度值 ,针刺组和艾灸组较模型组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至 2 8天接近对照组 ;14天时软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数量模型组较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稍多 ;2 8天时 ,各组骨痂均较成熟 ,但模型组呈疏松化表现。结论 针灸具有促进骨质疏松性骨质愈合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J].
刘献祥 ;
吴明霞 ;
吴炳煌 ;
章志安 ;
钱松涛 ;
李俐 ;
林薇 ;
郑良朴 ;
林久茂 .
中国骨伤, 2000, (09) :7-9+67
[2]   无名异冲剂在骨折愈合中对DNA和BMP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刘献祥 ;
余希杰 ;
许书亮 .
中国骨伤, 1999, (03) :22-24
[3]   针灸对骨折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张俐 ;
移平 ;
张安桢 ;
吴炳煌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7, (06) :3-5
[4]   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的生化特点 [J].
冯坤,刘月桂,张灵菊,高子范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7, (02) :25-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