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吊水壶岩溶区碳循环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明柱
张永祥
陈鸿汉
机构
[1] 长春科技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岩溶系统,CO2吸收模数,碳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吊水壶岩溶区淌泉子泉域的现场观测研究表明,岩溶作用带的碳循环强度与其相邻圈层的碳循环强度密切相关。表层带岩溶泉水的HCO-3与上部圈层的CO2浓度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根据观测资料计算,本区的CO2吸收模数为0.458g/s·km2,由此估算出北方40万km2的碳酸盐岩CO2吸收量为5.77×1012g/a,全球2200万km2的碳酸盐岩CO2吸收量为3.18×1014g/a,占全球CO2平衡中丢失总量的3.74%。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济南泉域岩溶系统碳循环 [J].
陈鸿汉 ;
董英 ;
张永祥 .
中国岩溶, 1998, (04) :11-16
[2]   北方半干旱区不同岩溶系统的碳循环研究 [J].
张永祥 ;
董英 ;
陈鸿汉 ;
李绪谦 ;
黄继国 .
中国岩溶 , 1997, (04) :16-23
[3]  
岩溶与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和灾害.[M].袁道先;谢云鹤主编;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  
中国岩溶学.[M].袁道先等 编.地质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