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沟耕作在不同坡度上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27
作者
林和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水平沟; 缓冲效应; 可溶性氮素; 临界坡度; 敏感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93.02.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坡度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水平沟耕作、普通等高耕作在不同坡度上的土壤侵蚀,可溶性氮素损失,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及对实施水平沟种植的谷子、马铃薯、荞麦等主要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沟耕作与普通等高耕作相比,在坡度增大的过程中,对土壤侵蚀、可溶性氮素均具有稳定的缓冲效应;随着坡度的增大,三种作物水分利用率下降以马铃薯最敏感,其次是荞麦,而谷子相对比较稳定,从对30~200cm 土层储水量的分析得出,水平沟耕作的临界坡度应以20°左右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几种反映旱地土壤供氮能力的方法的比较 [J].
李生秀 ;
付会芳 ;
袁虎林 ;
肖俊璋 .
土壤, 1990, (04) :194-197
[2]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物和耕作措施的研究 [J].
卢宗凡 ;
苏敏 ;
李够霞 ;
张俊峰 ;
李明 ;
冯宇 .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1) :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