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皇甫川流域泥沙来源及其数量分析
被引:13
作者
:
张平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张平仓
唐克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唐克丽
郑粉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郑粉丽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焦菊英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来源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0年
/ 04期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皇甫川流域;
产沙地层;
基岩产沙;
等量原理;
D O I
:
10.13870/j.cnki.stbcxb.1990.04.005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详细分析了皇甫川流域各种产沙地层的产沙特征及饥械组成和利用河口悬移质泥沙的机械组成作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应用等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式,得出流域内基岩、上新世红色粘土、第四纪黄土和风成沙等地层的相对产沙量分别为68.49%、1.02%、30.37%和0.12%,分析误差小于4%。指出了基岩产沙为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认为目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应是黄土分布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6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