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云南东川泥石流沟与非泥石流沟137Cs示踪法物源研究
被引:13
作者:
文安邦
张信宝
张一云
徐家云
白立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四川大学
[3]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5] 四川成都
来源:
关键词:
泥石流沟;
非泥石流沟;
137Cs示踪法;
泥沙来源;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3.04.010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运用1 37Cs示踪法调查云南东川小江流域 6条泥石流沟、6条非泥石流沟和主河的泥沙来源。泥沙主要来源于冲沟侵蚀和滑坡崩塌堆积、坡耕地和草地。坡耕地和草地表层土壤1 37Cs平均含量分别为 0 9Bq m2 和1 98Bq m2 ,冲沟沟壁和滑坡崩塌堆积土体1 37Cs。作者通过 3种源地土体1 37Cs含量的比较 ,分析了细粒泥沙(<0 0 1mm)的来源。 6条泥石流沟冲沟侵蚀和重力侵蚀 (滑坡崩塌 )的相对产沙量变化于 90 2 %~ 1 0 0 % ,平均值为 95 1 % ,6条非泥石流沟的相对产沙量变化于 74 5 %~ 83 3% ,平均值为 78 9%。小江主河为 81 4 %。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