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28
作者
张淮 [1 ]
饶轶群 [2 ]
张挺军 [3 ]
郭念发 [4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2] 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录井公司 
[4]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盐下层系; 油气成藏; 有利勘探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为一套巨厚的海相沉积层序,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包括生物礁灰岩沉积为特征。盐下层系烃源岩丰富,其有机质丰度较高,绝大多数为好生油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0.65%~1.16%,表明生油岩处于生烃的成熟阶段。盐下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和砂屑灰岩的储集性能最好,孔隙度为1.5%~20%,平均6%~6.5%;渗透率为(1.5~902)×10-3μm2。下二叠统孔谷组厚层盐岩广泛发育,为盐下油气聚集提供了区域性盖层条件。研究表明,盐下上古生界烃源岩大量生烃并运移发生在早侏罗世之后,明显晚于圈闭构造形成期(泥盆纪—早二叠世),故圈闭与油气源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所发现的大型油气藏主要集中在盐下层系中。因此,指出了有利的勘探选区目标为卡腊通—田吉兹隆起区和北里海—阿兹吉尔隆起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94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J].
钱桂华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5) :68-74+8
[2]   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的油气地质特征 [J].
刘洛夫 ;
朱毅秀 ;
胡爱梅 ;
张占峰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3) :11-15+5
[3]  
童晓光,张刚,高永生编.世界石油勘探开发图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4]  
(苏)马克西莫夫主编,吴永甫译.苏联油气田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5]  
刘淑萱,(苏)彼秋哈(Пецюха,Ю.А.)主编,中、苏“深层油气藏预测”联合项目组编著.深层油气藏储集层与相态预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6]  
(苏)马克西莫夫(Максимов,С.П.)等著,胡征钦译.深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