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能源的发展态势、问题及对策附视频
被引:13
作者:
史丹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能源供需;
能源结构;
能源价格机制;
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能源供需及进出口出现一些异常变化。一是能源供需增速月度数据与经济增长出现背离,一度呈现负增长,但是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恢复,负增长很快消失。二是由于受国内外能源价差等因素的影响,煤炭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而由于国内炼油产能增长过快,供大于求,成品油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三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能源投资尤其是清洁能源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能源供需关系的缓和,为能源工业结构调整和燃油税的推出创造了条件,我国煤炭行业重组和电力行业"上大关小"取得较大进展,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所改善,新能源产业产值效益突出。但是煤矿安全与清洁生产问题、电价与气体能源价格机制问题、可再生能源实际利用不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后危机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水电、天然气和核电作为优先发展的清洁能源;煤炭行业要向安全高效生产、清洁供应方向发展;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勘测投入,稳定国内油气供应;加大能源科技攻关力度,建设能源科技平台;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新兴能源供给系统,提高能源收益;搞好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协调;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尤其是能源价格机制的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