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被引:12
作者
邓立斌 [1 ,2 ]
陈端吕 [3 ]
邓丽群 [3 ]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湖南文理学院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评价; 自然保护区; 雅鲁藏布大峡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7项Ⅰ级评价指标,部分Ⅰ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层,建立保护区生态评价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约性最强,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次之,生态旅游价值最弱。从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贡献来看,多样性最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次之,适宜性、人类威胁再次之,脆弱性最小。最后,得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9451,说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很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M].薛达元;蒋明康 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 [2] 环境系统工程.[M].侯克复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 [3]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张昌贵
    李景侠
    强晓鸣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2) : 73 - 80
  • [4] 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孙志高
    刘景双
    [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01) : 43 - 48
  • [5]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黑河中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潘竟虎
    冯兆东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01) : 1 - 4+9
  • [6]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李冬林
    王宝松
    阮宏华
    王海亮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 97 - 102
  • [7] 基于信息熵的自然保护区定量评价
    王本洋
    罗富和
    余世孝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 83 - 86
  • [8] 重庆雪宝山自然保护区AHP生态评价
    孙凡
    袁红叶
    李天云
    黄舸
    罗琦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 569 - 572
  • [9] 模糊物元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中的应用
    邱林
    聂相田
    杜爱忠
    陈晓楠
    [J]. 人民黄河, 2006, (06) : 6 - 8
  • [10]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刘健
    郭建宏
    郭进辉
    郑淑娟
    林丽霞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 (02) : 106 -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