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茅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被引:4
作者
张裕农
杨永祥
不详
机构
[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2]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云南昆明
[3] 云南昆明
关键词
思茅松; 林分系统; 耗散结构;
D O I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05.01.004
中图分类号
S791.24 [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思茅松林分系统在地球上形成确定的地理分布区域, 其包含幼林、中林、成熟林、过熟林等许多林分,在各地位级上形成“正态分布”, 表达了林分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状态。外界环境是非均匀分布的“能量”和“物质”、即多样性的“立地环境”。因此思茅松的不同地位级、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许多林分, 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的规律都表现为由幼林走向过熟林的多种“坐标序列”, 每一条“坐标序列”产生的净生长量, 都大于耗散掉的死亡量。不同“立地环境”、不同初始密度的林分, 由初始郁闭走向过熟林分的演变过程,都可以用y=A D±B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它揭示出林分系统的“周期行为”; 进入过熟林分以后, 林分结构变为多个“世代”组成的“异龄林分结构”, 而各个“世代”发生的“株数递减/蓄积量递增”过程都不同。“世代更迭”的行为不遵守“时间倍增”规律, 而是更为复杂的自组织行为, 因此称为“非周期行为”。“周期行为”趋向复杂的“非周期行为”是一条演化通路, 表达出思茅松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物质流”。这种“物质流”必定是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进行能量、物质交换所产生出来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林分系统的存在与演变 [J].
杨永祥 ;
张裕农 .
西部林业科学, 2004, (01) :21-26+43
[2]  
从存在到演变[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杨永祥,张裕农著, 2001
[3]  
从混沌到有序[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比利时)普里戈金(Prigogine,I.),(法)斯唐热(Stengers,I.)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