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20
作者:
张海芳
[1
,2
]
李刚
[1
]
宋晓龙
[1
]
刘红梅
[1
]
张静妮
[1
]
杨殿林
[1
]
赵树兰
[2
]
多立安
[2
]
机构:
[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2]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针茅草原;
土壤微生物群落;
Biolog-ECO;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167
中图分类号:
S154.36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Biolog-ECO技术,研究了贝加尔针茅草原在自由放牧、刈割和围封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用方式能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反映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表现为围封>自由放牧>刈割,围封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不同的利用方式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自由放牧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高,围封次之,刈割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由放牧和刈割2种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模式及代谢功能相似,而围封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碳源利用模式和代谢功能;糖类、氨基酸类和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为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不同的利用方式改变了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43 / 114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