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茎枯病菌的生物学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对它的作用

被引:7
作者
张玉芬
吴建国
米瑞芙
机构
[1]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比学研究所
[2] 天津市农学院 天津
[3] 天津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菌; 天津; 茎叶; 分生抱子; 分生孢子器; 生物学;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4.02.019
中图分类号
S436.44 [多年生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室内试验中研究了温度对天津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在10℃和>35℃时,菌丝不能生长。分生孢子在发芽时需一定的营养物质,在水中发芽率低。20%芦笋茎叶煎汁,20%芦笋茎叶煎汁PD培养液以及PD培养液均有促进孢子萌发之作用。在供试的5种培养基中,芦笋茎枯病菌在本试验设计的20%芦笋茎叶煎汁和20%芦笋茎叶煎汁PDA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明显优于前人推荐的培养基和常用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光能诱发分生孢子器形成。不同光域内分生孢子器形成有显著差异。分生孢子经烯唑醇(diniconazole)(8小时/2ppm)药剂处理后,分生孢子大小和内含物在超微结构上发生显著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石刁柏茎枯病的病原菌 [J].
匡开源 ;
史士英 .
上海农业学报, 1987, (03) :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