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处理压裂返排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18
作者
钟显 [1 ]
赵立志 [1 ]
杨旭 [1 ]
刘常旭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物理化学预处理; 混凝; 微电解; 测耗氧曲线法; 可生化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41 [油气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压裂返排液的主要成分是羟丙基胍胶及其它的有机添加剂,具有COD严重超标的污染特征。现在油田废水的处理普遍使用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处理COD去除率较低,处理后很难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将压裂返排液在混凝、Fe/C微电解、活性炭吸附等物理化学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生物处理,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COD含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用测耗氧曲线法实验,证明了微电解能够大大提高处理液的可生化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88 +88-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废水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与异常对策.[M].徐亚同;黄民生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仪器分析.[M].陈集;饶小桐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  
水污染控制工程.[M].高廷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胡家骏;周群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   生物法处理压裂返排液实验研究 [J].
刘军 ;
赵立志 ;
李健 ;
张红兵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2, (05) :281-282+228
[6]   用酵母菌处理油田钻井废水的研究 [J].
汪严明 ;
杨敏 ;
郑少奎 ;
周香玉 ;
申哲民 .
环境科学, 2002, (05) :72-75
[7]   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处理钻井废水 [J].
赵立志 ;
曾志农 ;
王碧蓉 .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1, (04) :17-20
[8]   含油污水处理研究——混凝剂的选择与应用 [J].
甄玉东 .
铀矿冶, 2001, (04) :264-268
[9]   油田废水处理综述 [J].
邹启贤 ;
陆正禹 .
工业水处理, 2001, (08) :1-3+33
[10]   井下作业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J].
刘真 .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0, (04)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