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沉积特征

被引:38
作者
杨少春 [1 ]
孟祥梅 [1 ,2 ]
陈宁宁 [1 ]
张世奇 [1 ]
向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录井公司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
关键词
车排子地区; 沙湾组; 辫状河三角洲; 滨浅湖; 沉积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岩心观察结果,结合钻井、地震及测井资料,对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湾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沉积物源来自北西方向的扎伊尔山;排2井区沙湾组二段下部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滩坝沉积;沙湾组的平面沉积相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沉积演化从早到晚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沉积时期;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和砂坝为有利储集相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38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
张关龙 ;
陈世悦 ;
王海方 ;
张鹏飞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3) :11-17
[2]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层微观特征 [J].
任怀强 ;
刘金华 ;
杨少春 ;
何勇 ;
李洪湖 ;
戴磊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12-17
[3]   准噶尔盆地滩坝砂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意义——以排2井沙湾组为例 [J].
向奎 ;
鲍志东 ;
庄文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195-200
[4]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切谷沉积体系及有利勘探方向 [J].
向奎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1-5+12
[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层特征 [J].
支东明 ;
赵卫军 ;
关键 ;
党玉芳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7, (03) :5-8+36+75
[6]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一砂组油层地震特征分析 [J].
董臣强 ;
王军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04) :445-447+488+360
[7]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三多”成藏特征分析[J]. 宋传春.油气地球物理. 2007(01)
[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三多”成藏特征分析[J]. 宋传春.油气地球物理. 2007 (01)
[9]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上第三系砂体识别方法 [J].
马沛东 .
石油物探, 2006, (05) :487-491+16
[10]   塔北地区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张希明 ;
刘青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