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体冲击地压储能机理发生条件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武玉梁 [1 ]
秦跃平 [2 ]
刘宏波 [2 ]
王科 [2 ]
机构
[1]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矿山安全研究所
[2]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应力场; 弹性能; 冲击地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4.1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为了进一步定量分析冲击地压的发生时间、地点、强度等特征,结合对岩体性状组织损伤弱化的分析,提出了煤岩体发生冲击效应的区域能量方程,从能量的观点对煤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建立了煤岩损伤本构方程,论述了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冲击地压过程实际上是加速损伤过程,冲击地压的发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岩石为第Ⅱ类岩石,二是巷道壁面产生足够大的变形,并提出预防冲击地压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72 / 4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循环荷载作用下煤岩强度及变形特征试验研究 [J].
杨永杰 ;
宋扬 ;
楚俊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1) :201-205
[2]   岩石损伤力学理论模型初探 [J].
秦跃平 ;
张金峰 ;
王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4) :646-650
[3]   圆形硐室岩爆发生机制及预测预防 [J].
徐东强 ;
秦乃兵 ;
张艳博 .
中国矿业, 2000, (03) :97-99
[4]   岩爆发生条件的基本分析 [J].
张志强 ;
关宝树 ;
翁汉民 .
铁道学报, 1998, (04) :83-86
[5]   岩爆特征及机理 [J].
万姜林 ;
周世祥 ;
南琛 ;
丁锐 .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02) :99-106
[6]  
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窦林名;何学秋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7]  
弹性稳定.[M].费志中编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8]  
接触力学.[M].(英)[K.L.约翰逊]K.L.Johnson著;徐秉业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9]  
地下采矿岩石力学.[M].(澳)布雷迪(Brady;B.H.G.);(英)布朗(Brown;E.T.)著;冯树仁等译;.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