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单井地质模型优选研究

被引:4
作者
徐文
王东旭
何丽萍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网状河; 三角洲沉积; 地质模型; 数值模拟; 最优化;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和山2段储层是受河流作用控制为主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河道侧向摆动频繁、迁移改道明显,河道间相互叠置交错普遍,传统的径向模型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拟合效果。文章针对辫状河沉积体系砂体特征,结合储层沉积背景,辫状河心滩、分流河道和边滩等微相不同的空间展布形态,建立了包括充分大砂体多层非均质模型和透镜状砂体多层非均质模型在内的多个单井地质概念模型;结合单井数值模拟对生产动态资料进行拟合,修正了储层参数,得到了能够反映储层真实情况的精细地质模型,评价了单井控制范围、控制储量、分析储层非均质性,深化了地质认识。研究认为,考虑物性网状低渗带分布的透镜状砂体多层非均质模型更适合辫状河沉积储层的特点,通过多模型对比评价,在油气藏开发评价初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6+189 +18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油藏描述原理与方法技术.[M].刘泽容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2]  
天然气地质学.[M].包 茨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
[3]   榆林气田长北区块山西组下段主力储集层建模及水平井地质设计 [J].
寿铉成 ;
何光怀 ;
Nick Fest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117-121
[4]   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研究 [J].
王仲林 ;
徐守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75-78
[5]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在克拉2气田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J].
王月华 ;
皮学军 ;
张柏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65-68
[6]   数值模拟中网格方向的确定 [J].
徐文 ;
高爽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78-80+7-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