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制度属性和多重制度功能

被引:16
作者
黄少安 [1 ]
刘阳荷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2] 齐鲁工业大学暨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关键词
区块链; 制度属性; 制度功能;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200528.001
中图分类号
TP311.13 [];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从制度属性来看,区块链本质上是由信息技术创新导致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或协调不同主体之间交易关系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其具体的制度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不同的区块链平台模式下,既有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也有部分中心化的组织形式;既有"点对点"的交易模式,也有准企业或准市场的交易模式。区块链为经济主体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率的交易平台,也为信息的充分性、精准性和全社会共享提供了相对可靠的制度平台或制度保障。区块链不仅使契约智能化,提高了契约的完备度,而且使契约类型更加多元化。在区块链技术改变和替代许多传统交易模式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区块链的应用或影响边界。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企业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J].
黄少安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1) :36-40
[2]  
再读科斯的《企业的性质》[J]. 黄少安.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1(01)
[3]   制度经济学中六个基本理论问题新解 [J].
黄少安 .
学术月刊, 2007, (01) :79-83
[4]   “交易费用”范畴研究 [J].
黄少安 .
学术月刊, 1995, (11) :38-44
[5]  
区块链,换道超车的突破口[N]. 李拯. 人民日报. 2019 (005)
[6]  
区块链[M]. 中信出版社 , 长铗, 2016
[7]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aking Stock, Looking Ahead[J] . Oliver E. Williams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2000 (3)
[8]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J].
HOLMSTROM, B .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10 (01) :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