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近6年来人类活动对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来源:
关键词:
陕西省;
人类活动;
土地利用;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7.02.036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目的探讨自1999年退耕还林以来陕西省土地利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动态变化数量分析模型和动态度模型进行测算,并用SPSS应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近6年来耕地减少为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人类活动是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的影响强度渭南最大,延安最小。结论陕西省各地市土地利用驱动下的人口—经济—土地系统耦合特征各有区别,铜川、汉中、安康、商洛与全省特征一致,宝鸡和咸阳、榆林和延安有类似之处,而西安、渭南和杨凌区特征各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耦合态势研究
[J].
马彩虹
;
赵先贵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5)
:217-221

马彩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赵先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测算模型研究
[J].
张新长
.
地理信息世界,
2004, (06)
:14-20

张新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广东广州
[3]
定边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J].
李忠锋
;
王彦丽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20-524

李忠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兰州,咸阳

王彦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兰州,咸阳
[4]
土地利用动态模拟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J].
段增强
;
P.H.Verburg
;
张凤荣
;
宇振荣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37-104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P.H.Verbur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瓦赫宁恩大学环境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荷兰瓦赫宁恩,北京,北京

张凤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瓦赫宁恩大学环境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荷兰瓦赫宁恩,北京,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基于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的陕西省耕地变化动态分析
[J].
李团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4)
:128-132

李团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西安
[6]
陕西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J].
李团胜
.
地理研究,
2004, (02)
:157-164

李团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西安
[7]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J].
李景刚
;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辜智慧
;
徐伟
.
地理学报,
2004, (02)
:274-282

李景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何春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史培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陈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辜智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徐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8]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明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增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9]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J].
刘盛和
;
何书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33-54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加强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从荷兰“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看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J].
史培军
;
宋长青
;
景贵飞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2)
:161-168

史培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宋长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景贵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