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评价沙棘的抗癌作用及其研究方向的探讨

被引:8
作者
徐铭渔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
关键词
抗癌作用; 沙棘; 新药审批办法; 阳性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正>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果实是我国古代藏医、蒙医用来治病的常用药物,它具有祛痰、利肺、健脾、养胃、活血、祛瘀的药理功效,在唐代的《月王药珍》、《四部医典》和清代的《晶珠本草》等古典医书都有记载。在1977年我国卫生部首次将沙棘正式列入《中国药典》。1985年11月钱正英同志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治理黄土高原的一个突破口”的战略决策以后,全国医药界对沙棘的医用研究引起了重视,把它作为水土保持、国土治理、扶贫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用来推动沙棘医用研究的深入进行,在“七五”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证实沙棘具有可贵的药用价值,是发展前途广阔的一种中药材。但是作为一种抗癌药物,还需要不断努力,必须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新药审批办法》,要严格的、规范的、科学的进行研究。只有在科研资料齐全的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沙棘医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附视频 [J].
徐铭渔 ;
孙培恕 .
中国水土保持, 1991, (05) :40-42
[2]  
沙棘籽油的抗癌活性及其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J].张培珍;毛利娜;李兰萍;丁小凡;李德杏;郭草;.沙棘.1989, 03
[3]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