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地区树轮δ13C记录的300多年的秋季气候变化

被引:16
作者
赵兴云
王建
钱君龙
姜修洋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树轮; δ13C; 天目山; 气候变化;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5.05.005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采自浙江西天目山地区的柳杉树轮,交叉定年后,测定其δ13C年序列。用趋势比率法去除大气δ13Ca对树轮δ13C年序列的影响后,分析了树轮δ13C年序列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分析发现:柳杉树轮δ13C年序列的高频振荡与该区9~12月气温及9月降水有较好相关性。重点重建了该地区9月降水量与平均最高气温两个气候要素300多年的气候变化,其变化模式表现为:冷-湿和暖-干的组合特征。统计结果显示:重建序列所反映的旱涝频率分布及其冷暖变化与该区的实测记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重建序列较好地反映了该区秋季气候变化历史。重建序列所反映的气候变化与我国近500 a的气候变化及该区部分史料记载有较好的对应,并与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泊沉积及新疆阿勒泰地区树轮δ13C记录的气候变化有部分对应,只是冷暖变化的起止时间有错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周期分析发现:重建序列含有准58.82 a、21.28 a、13.70 a、3.23 a、2.63 a、2.33 a、2.07 a的周期,这些周期与行星、地心会聚的“力矩效应”变化周期、太阳辐射变化、太阳活动及“准两年振荡”周期相吻合,表明太阳辐射变化及ENSO现象对该区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也反映出天目山地区树轮δ13C年序列对太阳活动及大范围的ENSO事件的记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理论统计学.[M].刁明碧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M].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气象应用概率统计学.[M].屠其璞等 编.气象出版社.1984,
[4]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编.地图出版社.1981,
[5]  
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张家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76,
[6]   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泊沉积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 [J].
李世杰 ;
王小天 ;
夏威岚 ;
李万春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578-584
[7]   广东现代樟树树轮纤维素的碳同位素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 [J].
孙艳荣 ;
崔海亭 ;
穆治国 ;
刘鸿雁 ;
李平日 ;
刘玉琳 ;
谭惠忠 .
地球学报, 2003, (06) :505-510
[8]   贺兰山油松年轮中稳定碳同位素含量和环境的关系 [J].
马利民 ;
刘禹 ;
赵建夫 .
环境科学, 2003, (05) :49-53
[9]   新疆阿勒泰地区小冰期特征的树轮δC记录 [J].
陈拓 ;
秦大河 ;
刘晓宏 ;
李江风 ;
任贾文 ;
孙维贞 .
冰川冻土, 2002, (01) :83-86
[10]   利用树木年轮稳定同位素重建天目山地区相对湿度序列 [J].
吕军 ;
屠其璞 ;
钱君龙 ;
吴林荣 .
气象科学, 2002, (01)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