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分频技术的地质内涵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86
作者
张延章 [1 ]
尹寿鹏 [2 ]
张巧玲 [3 ]
闵成花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北京吉普泰石油技术公司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离散傅立叶变换; 频率调谐厚度; 层序地层学; 精细储集层预测; 沉积微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分频技术是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地震成像方法,可揭示地层的纵向整体变化规律、沉积相带的空间演变模式,并能描绘与分析储集层厚度分布,定量检测单砂体级别的薄互层砂体。K油田530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主力含油层系为辫状河流相砂泥岩沉积,储集层厚度、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品质不理想,用常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识别沉积相带与预测储集层厚度多解性强、难度大。在该区的精细储集层预测中,应用地震分频技术,揭示了沉积相单元的时空演化和物源区,建立了储集层预测模式,获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图4参10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6+71 +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预测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凡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60-64
[2]   辽河坳陷牛心坨地区中生界火山岩预测技术与勘探效果 [J].
慕德梁 ;
李成 ;
柳锦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67-69
[3]   基于参考道的岩性识别与岩性剖面非线性反演 [J].
何又雄 ;
姚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61-63
[4]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地区下石炭统薄层砂体沉积层序与砂体预测 [J].
申银民 ;
孙玉善 ;
顾桥元 ;
徐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43-45
[5]   东营凹陷坨71区块有利储集砂体预测研究 [J].
武军昌 ;
吴胜和 ;
高志勇 ;
傅国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6-8
[6]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与展望 [J].
申本科 ;
胡永乐 ;
田昌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78-81
[7]   砂砾岩储集层的地震反演方法 [J].
刘书会 ;
张繁昌 ;
印兴耀 ;
张广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24-125+128
[8]  
储层地震属性优化方法.[M].陈遵德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9]  
小波变换和反演数学基础.[M].李世雄;刘家琦编著;.地质出版社.1994,
[10]  
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M].徐怀大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