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生态海岛建设研究——以长海县为例

被引:9
作者
陈东景 [1 ]
郑伟 [2 ]
郭惠丽 [1 ]
付元宾 [3 ]
机构
[1]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3]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生态效率; 可持续发展; 生态海岛; 长海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设生态海岛是海岛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长海县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状况进行计算,并用物质消耗强度、废物排放强度和环境负荷强度3个指标衡量了该海岛县生态效率的变化,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海岛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压力变化的贡献状况。结果表明,2003—2009年间,长海县物质输入总量、物质输出总量和环境负荷总量呈增长态势;生态效率明显提高;技术进步对减轻海岛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压力的贡献没有抵消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生态压力的增加量。为了减少物质输入和废物输出,减轻经济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建立创新型管理机制有效促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生态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1991年~2007年中国铝物质流分析(Ⅰ):全生命周期进出口核算及其政策启示
    陈伟强
    石磊
    常皛宇
    钱易
    [J]. 资源科学, 2009, 31 (11) : 1887 - 1897
  • [2] 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黄和平
    毕军
    张炳
    李祥妹
    杨洁
    石磊
    [J]. 生态学报, 2007, (01) : 368 - 379
  • [3] 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
    吕彬
    杨建新
    [J]. 生态学报, 2006, (11) : 3898 - 3906
  • [4]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黄和平
    毕军
    李祥妹
    张炳
    杨洁
    [J]. 生态学报, 2006, (08) : 2578 - 2586
  • [5] 中国经济系统中化石燃料的物质流分析
    徐明
    张天柱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 1166 - 1170
  • [6]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
    陈效逑
    赵婷婷
    郭玉泉
    宋升佑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 538 - 547
  • [7] 中国海岛管理信息系统基础[M]. 海洋出版社 , 吴桑云, 2008
  • [8] 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奥)陶在朴著, 2003
  • [9]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
  • [10] 长海县统计年鉴 .2 长海县统计局. 长海县统计局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