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地表凋落物和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50
作者
余广彬
杨效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关键词
土壤节肢动物; 地表凋落物; 养分元素; 次生演替; 热带森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解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地表凋落物的关系,2001年9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西双版纳23年次生林、35年次生林、季节雨林地表凋落物及其中的土壤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所获数据表明,地表凋落物数量(现存量干重)和质量(N和C/N)总体上表现为35年次生林最好,23年次生林次之;蜱螨目和弹尾目为3林地地表凋落物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类群,膜翅目蚂蚁、马陆目、鞘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为常见类群。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密度和个体相对密度均表现为35年次生林>季节雨林>23年次生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以季节雨林最高,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示为23年次生林最高,35年次生林的优势度指数最高,3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组成相似性达到较好水平。相关分析表明,3种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密度与林地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呈正相关,而现存凋落物N元素储量与土壤节肢动物的相关性仅表现在23年次生林和季节雨林。研究认为,热带森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发展与森林植被演替密切相关,其群落个体数量和多样性受森林地表凋落物数量、质量的调控,但其他环境因素如捕食效应、人为干扰等影响亦不可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8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