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依那普利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29
作者
:
夏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夏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宁光
胡亚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胡亚蓉
朱理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朱理敏
郭冀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郭冀珍
罗邦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罗邦尧
机构
: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2]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来源
:
中华肾脏病杂志
|
1998年
/ 01期
关键词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依那普利,动态血压,尿蛋白排泄率;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587.1,R972.4 [];
学科分类号
:
1002 ;
100201 ;
摘要
: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在观察32名NIDDM、13名原发性高血压(EHP)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组的24h动态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转铁蛋白排泄率(UTER)、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UR-ER)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基础上,给NIDDM和EHP组依那普利(10mg,bid)共三天,复测24h动态血压和尿蛋白排泄率。结果三组受试者服药前动态血压皆有昼高夜低的规律,但NIDDM的动态血压曲线更平坦;且昼夜节律消失(夜间血压下降低于10%)发生率为66%,高于EHP(54%)和正常对照组(50%);NIDDM和EHP组分别有75%和69%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损伤,但动态血压与尿蛋白排泄率间无相关性。经三天依那普利治疗后NIDDM的24h平均动脉压(MBP)和UAER由治疗前的11.7±1.3kPa和14.9(2.3~66)μg/min降为11.3±1.1kPa(P<0.01)和8.3(1.1~38.9)μg/min(P<0.05),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UTER和UR-ER,白天和夜间的平均SBP、DBP、MBP、UAER、UTER和夜间URER也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