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异分析

被引:8
作者
唐婷
李超
吕坤
孟亚利
周治国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区域;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 时空变异;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3.009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1995年、2005年、2008年江苏省徐连、沿江、沿海、宁镇扬和太湖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5个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北向南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以徐连经济区最高,沿江、沿海和宁镇扬经济区次之,太湖经济区最低。随时间的推移,各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针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最大的徐连、太湖经济区,分别选取代表性县(市)区域(前者选取邳州和新沂,后者选取张家港和江阴),分析2个经济区及其代表县市1999-2008年间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发现在1999-2008年期间,徐连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太湖经济区,但2个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个县(市)中,新沂市1999-2003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长期处于良好水平;邳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降低速度最快,从最初的良好状况逐渐降低到一般状况,并且一直处于恶化发展的态势;江阴和张家港两市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劣于邳州和新沂,且长期维持在一般水平,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即使是位于同一经济区的县(市),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也会因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关注各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同时还需考虑不同县(市)的具体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
    陈惠
    王加义
    李丽纯
    林晶
    谢怡芳
    陈家金
    黄金煌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1) : 56 - 60
  • [2]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投影寻踪模型研究
    王顺久
    杨志峰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1) : 173 - 175
  • [3] 长江三角洲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刘新卫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06) : 133 - 138
  • [4]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构建
    邱化蛟
    常欣
    程序
    朱万斌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 736 - 745
  • [5]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定量评价
    武兰芳
    欧阳竹
    唐登银
    [J]. 生态学报, 2004, (12) : 2740 - 2748
  • [6] 昆山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喻建华
    张露
    高中贵
    彭补拙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5) : 66 - 69
  • [7] 黄土高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评价
    王丽梅
    孟范平
    郑纪勇
    王忠林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 425 - 428
  • [8] 农业生态环境灰色综合评价及其支持系统
    张文红
    陈森发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11) : 119 - 124+134
  •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研究
    徐梦洁
    赵其国
    [J]. 土壤, 2000, (03) : 135 - 139
  • [10]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griculture at the farm level: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12 indicator-based methods[J] . Hayo M.G van der Werf,Jean Petit.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