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AFLP分析

被引:42
作者
唐绍清
杜林方
王燕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桂林 
[4] 成都 
[5] 桂林 
关键词
山茶属; 金花茶系; AFLP; 种间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5 [观花树木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的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3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样品包括了《中国植物志》收录的该类群的15种2变种、2个未收录的种和4个已归并但在分类处理上存在分歧的种。4对引物组合:E-ACG/M-CAG,E-ACG/M-CTG,E-AGG/M-CTG,E-AGG/M-CAT用于选择性扩增,其中EcoR 引物的5`端用荧光染料进行标记。这4个引物组合共得到298条扩增带,其中278条带是多态性的。计算了样品间的Nei和Li(1979)相似性系数,基于这一相似性系数应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树状分枝图。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金花茶是一个好种;(2)支持将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弄岗金花茶和大样弄岗金花茶归并到淡黄金花茶的观点;(3)薄叶金花茶、小花金花茶、夏石金花茶和小瓣金花茶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山茶科的系统发育诠析──Ⅰ.金花茶组与古茶组的比较研究 [J].
张宏达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77-83
[2]  
山茶科的系统发育诠析——Ⅱ.金花茶的分类特征[J]. 张宏达,叶创兴.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3)
[3]   山茶属古茶组和金花茶组的分类学问题 [J].
闵天禄 ;
张文驹 .
云南植物研究, 1993, (01) :1-15
[4]   华夏植物区系的金花茶组 [J].
张宏达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3) :69-74
[5]  
世界山茶属的研究[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闵天禄主编, 2000
[6]  
金花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梁盛业主编, 1993
[7]  
Evalua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daylily (Hemerocallis spp.) using AFLP markers[J] . J. P. Tomkins,T. C. Wood,L. S. Barnes,A. Westman,R. A. Wing.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1 (4)
[8]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Oryza species revealed by AFLP markers [J].
Aggarwal, RK ;
Brar, DS ;
Nandi, S ;
Huang, N ;
Khush, GS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9, 98 (08) :13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