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内部迁居特征及未来住宅区开发的方向

被引:4
作者
周侃
杨山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内部迁居; 住宅区开发; 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作地与居住地在空间上逐步分离,居民的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居住选择的自由度增大,移动性和出行需求不断提高,个人偏好和主观能动性在居民活动行为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因此,解释城市活动空间的视角有必要拓展到经济、社会及文化这一更广的层面上来.本文以南京城市居民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居民个人情况、家庭属性特征、迁居时空过程和迁居原因的分析,评价南京城市住宅区开发现状,提出未来开发方向,以供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居住空间决策时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居民移动—活动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J].
柴彦威 ;
沈洁 .
人文地理, 2006, (05) :108-112+54
[2]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J].
杨上广 .
社会科学, 2005, (10) :65-72
[3]   天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分析 [J].
柴彦威 ;
胡智勇 ;
仵宗卿 .
地理研究, 2000, (04) :391-399
[4]   深圳市民迁居特征的时空分析 [J].
史中华 ;
柴彦威 ;
刘志林 .
人文地理, 2000, (03) :37-42
[5]   北京千户新房迁居户问卷调查报告 [J].
周一星 ;
王榕勋 ;
李思名 ;
邵一鸣 ;
郝虹生 .
规划师, 2000, (03) :86-89+95
[6]   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 [J].
柴彦威 ;
周一星 .
地理科学, 2000, (02) :127-132
[7]  
Residence Suburbanization in Dalian[J]. Cat Yanwei(Department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the Rural-Urban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Dec, 1996, Guangzhou.).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1997(02)
[8]   北京社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研究 [J].
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 .
城市规划, 1997, (04) :12-15
[9]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 商务印书馆 , (美)保罗·诺克斯(PaulKnox),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