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顾海伦
段景柱
王欢
周凤华
刘盈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
关键词
抑郁症;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治疗结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2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预后是否相关。方法:选择2000-06/2003-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107例。①分别记录患者的病程、术前症状和体征总评分、术前疼痛程度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记录。选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术前心理评估,53分为标准分。按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标准分为正常组,82例;≥标准分为抑郁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及吸烟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根据北美脊柱协会制定的60项指标结合临床实际制定出疗效评价量表共50分,内容包括4方面:症状(6分):腰或臀疼痛3分,腿痛或麻木3分;症状对功能的影响(19分):行走0~4分,站、坐、睡、抬物、剧烈活动、性生活各0~2分,排尿0~3分;体征(16分):腰部活动受限和畸形0~2分,腰部扣痛0~1分,健腿抬高试验0~2分,直腿抬高试验0~4分,肌力0~3分,感觉0~2分,反射0~2分;CT或MR同区域定位(9分):1~3区分别为3~9分。术后随访评分不包括CT或MR检查评分。③107例患者根据术后症状评分计算出症状改善率,即(术前症状评分-术后症状评分)/术前症状评分×100%。其中47例患者通过门诊复查得到术后体征评分,计算症状体症改善率,即犤(术前症状评分+术前体征评分)-(术后症状评分+术后体征评分)犦(术前症状评分+术前体征评分)×100%。同时还调查术后疼痛频率(从不痛到经常疼痛为0~2分)和术后工作能力(从恢复原来工作到未工作为0~4分)。④组间基线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术前疼痛程度评分、症状改善率等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7例患者均成功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08~3.46年,平均2.48年。①术前疼痛程度评分:抑郁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犤(3.80±0.73),(3.28±0.94)分,P<0.05犦。②术后疼痛频率评分:抑郁组高于正常组犤(0.96±0.35),(0.45±0.57)分,P<0.01犦。③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抑郁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犤(1.20±0.63),(0.58±0.65)分,P<0.01犦。④术后症状改善率:抑郁组低于正常组犤(67.87±17.86),(81.44±21.08)%,P<0.01犦。⑤术后工作能力评分:抑郁组术后工作能力较差,明显高于正常组犤(1.48±1.00),(0.78±1.04)分,P<0.01犦。⑥术后症状体征改善率:抑郁组明显低于正常组犤(69.27±16.51),(84.31±18.03)%,P<0.05犦。结论:抑郁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和症状体征改善率低,疼痛频率和疼痛程度高,术后工作能力较差。提示抑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预后情况相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不利因素,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抑郁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焦虑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关系附视频 [J].
王欢 ;
顾海伦 ;
段景柱 ;
周凤华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5) :16-18
[2]   经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王欢 ;
王海义 ;
安春厚 .
中华骨科杂志, 2002, (01)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