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赵慧颖 [1 ]
郝文俊 [2 ]
刘丽 [1 ]
王广生 [1 ]
巩范江 [1 ]
张治国 [1 ]
机构
[1]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生态与农业气象评估中心
[2] 内蒙古气候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作物产量; 作物种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大兴安岭东南部1971~2005年气温资料与玉米、大豆、小麦和马铃薯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4种作物气候产量与各个气温因子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由此可见气候变暖有利于该区各种作物产量的提高。气候变暖可使作物生长期延长8~15天,因此可以引种生长期为120~130天的高产品种,增加中、晚熟品种。气候变暖扩大了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的种植北界北推,范围扩大至49°45′N以南的地区,上界升高至海拔400 m。但是气候变暖也增大了干旱发生的机率,加重了干旱的程度,增加了农作物害虫对农田的危害。气候变暖使异常天气事件增加,对农业产生一些不可逆的影响,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气候变暖对陇东南地区苹果座果率的影响 [J].
姚晓红 ;
许彦平 ;
秘晓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6) :142-146
[2]   甘肃省粮油产量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研究 [J].
王毅荣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5) :202-207
[3]   构建一个经济-气候新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J].
丑洁明 ;
叶笃正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3) :347-353
[4]   甘肃岷县山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J].
王毅荣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1) :119-127
[5]   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刘德祥 ;
董安祥 ;
陆登荣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2) :195-201
[6]   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农业经济评价问题探讨 [J].
丑洁明 ;
封国林 ;
董文杰 ;
叶笃正 ;
陈会芝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361-368
[7]  
The Northward Shift of Climatic Belts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asonal Responses[J]. 叶笃正,姜允迪,董文杰.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06)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气候变暖的初步分析 [J].
潘华盛 ;
张桂华 ;
徐南平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348-355
[9]   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 [J].
符淙斌 ;
董文杰 ;
温刚 ;
叶笃正 .
气象学报, 2003, (02) :245-250
[10]   气候变化的事实与影响及对策 [J].
秦大河 .
中国科学基金, 2003,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