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形成与对策

被引:14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面临的困局、风险及对策 [J].
张杰 ;
宋志刚 .
河北学刊, 2016, 36 (04) :123-129
[2]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形成及其化解 [J].
王秋石 ;
万远鹏 .
江西社会科学, 2016, 36 (05) :44-51
[3]   僵尸企业治理与破产法的实施 [J].
王欣新 .
人民司法(应用), 2016, (13) :4-9
[4]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挑战、应对、风险与机遇附视频 [J].
任泽平 ;
张庆昌 .
发展研究, 2016, (04) :7-13
[5]   解析“中国式”产能过剩 [J].
翟东升 .
宏观经济管理, 2013, (07) :34-35
[6]   产能过剩的中国特色、形成机制与治理对策——以1996年以来的钢铁业为例 [J].
陈剩勇 ;
孙仕祺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5) :7-14
[7]   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26个行业样本 [J].
王立国 ;
鞠蕾 .
改革, 2012, (12) :52-62
[8]   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 [J].
王立国 ;
张日旭 .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2) :30-35
[9]   现阶段工业产能过剩“窖藏效应”的数理分析及其实证检验 [J].
孙巍 ;
何彬 ;
武治国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01) :68-75+159
[10]   产业结构调整成本与方式选择 [J].
韩保江 ;
李旭茂 .
理论前沿, 1997, (14)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