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测度与评价

被引:74
作者
葛鹏飞
韩永楠
武宵旭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Dagum基尼系数;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20.10.00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研究目标: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创新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地区特征、差异性表现及空间效应。研究方法:基于中国2004~2017年28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创新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逐年递增,但也仅由低度水平过渡到中度耦合水平。华东、华北与华南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为高度或准高度耦合协调。华中与西南地区、西北与东北地区则分别为中、低度耦合协调。从城市规模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越高。长江流域城市的耦合协调度高于黄河流域城市。差异性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区域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华东、华南与西北、西南、东北之间。城市规模上的差异则表现为城市规模相差越大,耦合协调度的差异越大。长江与黄河流域城市耦合协调度的组内差异大于组间差异。另外,城市间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这一效应大小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研究创新:本文基于系统论视角,分别构建了创新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了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了其典型特征与差异性表现。研究价值:为落实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市场整合是否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空间收敛 [J].
白俊红 ;
刘怡 .
财贸经济, 2020, 41 (01) :96-109
[2]   外来人力资本、文化多样性与中国城市创新 [J].
张萃 .
世界经济, 2019, 42 (11) :172-192
[3]   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 [J].
韩先锋 ;
宋文飞 ;
李勃昕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7) :119-136
[4]   经济集聚与区域创新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 [J].
张可 .
金融研究, 2019, (05) :96-114
[5]   国家创新驱动力测度及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 [J].
刘思明 ;
张世瑾 ;
朱惠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4) :3-23
[6]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评价 [J].
华坚 ;
胡金昕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 (08) :19-27
[7]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能否促进空间协调——基于285个城市数据的检验 [J].
张虎 ;
韩爱华 .
统计研究, 2019, 36 (01) :39-50
[8]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J].
唐晓华 ;
张欣珏 ;
李阳 .
经济研究, 2018, 53 (03) :79-93
[9]   基于ESDA-GWR的三重城镇化协调性空间分异及驱动力研究 [J].
金浩 ;
李瑞晶 ;
李媛媛 .
统计研究, 2018, 35 (01) :75-81
[10]   中国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分解及收敛性研究 [J].
刘传明 ;
王卉彤 ;
魏晓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8)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