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被引:23
作者
李庆云
余新晓
信忠保
刘淑燕
李海光
韩洁春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流域; 土地利用; 持水量; 容重; 孔隙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黄土高原第三副区典型流域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对其农田、果园、林地和草地4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土壤平均含水量为(15.76±0.34)%,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农田>林地>果园>草地;(2)各土壤平均容重为(1.421±0.034)g/cm3,且均随土层增加而逐渐增加,总体为林地>农田>果园>草地,与含水量有类似分布规律;(3)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孔隙度与其容重呈负相关关系,且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均呈现林地>农田>草地>果园的特征;(4)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能力存在差异,林地和农田较优,高于果园和草地。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流域大规模坡耕地改水平梯田的生产活动,对农田土壤蓄水保土功能产生较大影响,结果表明农田也具有较高土壤含水量及贮水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114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sunami-affected soils in Aceh, Indonesia: 2? years after the tsunami[J] . N.R. Hulugalle,R. Jaya,G.C. Luther,M. Ferizal,S. Daud,Yatiman,Irhas,Z.A. Yufniati,F. Feriyanti,Tamrin,B. Han. &nbspCatena . 2009 (3)
  • [2] Acase study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moisture in the Loess Plateau,westernChina:Ageo-statistical approach. Bi H X,Li X Y,Liu X,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 ment Research . 2009
  • [3] 黄土高原几种主要土壤的物理性质研究
    王夏晖
    王益权
    Kuznetsov MS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 99 - 103
  • [4] 黄土高原长武试区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
    刘贤赵
    宿庆
    宋孝玉
    谭春英
    张晓萍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01) : 59 - 63
  • [5] 樟树人工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特征分析
    田大伦
    陈书军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2) : 1 - 6
  • [6] Evaluation of a newtillage tool,consid-ering soil physical property,energy requirement andpotato yield. Ghazavi M A. Pak.J.Biol.Sci . 2007
  • [7] Soilphysical properties in crop-livestock management sys-tems. da Costa A,Albuquerque J A,Mafra A L,et al. Revista Brasileira De Ciencia Do Solo . 2009
  • [8] 缙云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孙艳红
    张洪江
    程金花
    王玉杰
    石健
    程云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 106 - 109
  • [9] 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王晓燕
    陈洪松
    王克林
    谢小立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 110 - 113+173
  • [10]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bulk density and near-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under two contrasted tillage management systems. Alletto L,Coquet Y. Geoderma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