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和镉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被引:15
作者
蔡颖
庄志雄
机构
[1]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汕头卫生检疫局检验中心,深圳市卫生防疫站毒理室
关键词
镍,镉,DNA损伤,NAD+ADP核糖转移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35.1,R13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DNA损伤在镍、镉遗传毒理中的不同意义。方法分别用NiCl2和CdCl2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染毒,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测定其DNA单链、双链断裂和DNA 蛋白质交联水平,同时用[3H] NAD参入法测定了这些细胞的聚(腺苷二磷酸 核糖)聚合酶(PARP)活性。结果尽管在两种金属处理过的细胞中DNA单链、双链断裂和DNA 蛋白质交联水平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增高,但只有0.10~10.00μmol/L的NiCl2和0.16~20.00μmol/L的CdCl2诱导的DNA双链断裂呈剂量反应关系。两种金属在低浓度时(NiCl20.10~0.40μmol/L,CdCl20.16μmol/L)还能通过诱导DNA断裂而激活PARP,高浓度时(NiCl22.00~10.00μmol/L,CdCl20.80~20.00μmol/L)反而不激活该酶。结论DNA双链断裂的形成和PARP激活的受阻可能在镍和镉的致癌和致突变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