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残塬区人工降雨条件下坡耕地水蚀研究——Ⅲ.坡耕地小麦休闲期秸秆覆盖的防蚀效应
被引:15
作者
:
王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治国
肖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肖娟
魏忠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魏忠义
胡振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胡振华
赵改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赵改玲
机构
:
[1]
不详
[2]
山西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3]
不详
[4]
山西省长治市水土保持试验站
[5]
不详
来源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年
/ 02期
关键词
:
侵蚀控制;模拟降雨;坡耕地;黄土残塬区;秸秆覆盖;
D O I
:
10.13870/j.cnki.stbcxb.1999.02.003
中图分类号
: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采用室内径流冲刷和野外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接合的方法,对隰县黄土残塬区坡耕地小麦休闲期秸秆覆盖的阻延流速、增加糙率,以及减少土壤侵蚀量的作用和影响作了探讨与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具有阻延流速(可达6~25cm/s)和增加糙率(可增加0.02~0.03)的功能,能够延缓起流时间,降低洪峰流量和沙峰值,减少泥沙含量和控制土壤侵蚀(可减少50%~80%),但其效果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弱,随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