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

被引:18
作者
彭兴民
张燕平
赖永祺
赵保荣
赵培仙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2] 云南省元江县林业局
[3] 云南省元谋县林业局 云南昆明
[4] 云南昆明
[5] 云南元江
[6] 云南元谋
关键词
印楝; 引种栽培;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3.01.013
中图分类号
S792 [阔叶乔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含量>0.4%,高于原产地的平均水平。从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比较,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2种源优于来自湿润地区种源。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印楝的世界地理分布与引种栽培概况 [J].
张燕平 ;
赖永祺 ;
彭兴民 ;
刘娟 .
林业调查规划, 2002, (03) :98-101
[2]   印楝人工幼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J].
彭兴民 ;
赖永祺 ;
张燕平 ;
赵保荣 ;
赵培仙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4) :469-473
[3]   印楝采种育苗及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J].
彭兴民 ;
赖永祺 ;
赵培仙 ;
赵保荣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1, (03) :133-137
[4]   印楝引种试验初报 [J].
赵善欢 ;
张业光 ;
蔡德智 ;
林冠亚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2) :34-39
[5]  
干热河谷造林新技术[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马焕成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