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下气化酚污染迁移数值模拟

被引:27
作者
刘淑琴 [1 ]
董贵明 [2 ]
杨国勇 [2 ]
李金刚 [3 ]
高宝平 [3 ]
梁杰 [1 ]
陈峰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3] 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污染物迁移; 挥发酚;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1.05.014
中图分类号
TD84 [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我国西部某煤炭地下气化试验,以气化特征污染物之一——挥发酚为例,建立地下水流运动和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对气化炉闭炉后的污染物迁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20 a预测期内,挥发酚具有极弱的向煤层隔水顶板上覆咸水含水层的迁移倾向,水动力弥散是其迁移的主要方式;煤层内部挥发酚的迁移只发生在燃空区附近,在气化后20 a,污染晕为以燃空区为中心的椭圆形,长轴方向大约500 m,短轴方向大约300 m,煤层的低渗透性、水力坡度小和介质的吸附作用是阻碍挥发酚在煤层内扩展的主要原因;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燃空区上下方隔水层的破坏程度和范围以及水动力弥散作用是含水层污染评价的关键因素。地下水污染风险须通过科学选址、气化过程控污、煤层燃空区污染处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引用
收藏
页码:796 / 8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鄂庄薄煤层富氧地下气化模型试验 [J].
梁杰 ;
席建奋 ;
孙加亮 ;
梁新星 ;
娄元娥 .
煤炭学报, 2007, (10) :1031-1035
[2]   深部煤层地下气化及其应用前景 [J].
刘淑琴 ;
陈思 ;
李金刚 ;
余力 .
煤炭转化, 2007, (03) :79-81+87
[3]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J].
杜锋 ;
梁杰 .
陕西煤炭, 2003, (01) :17-19+9
[4]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J]. LIU Shu qin, LIU Jun hua, YU LI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2(02)
[5]   Clean coal technology - Study on the pilot project experiment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J].
Yang, LH ;
Liang, J ;
Yu, L .
ENERGY, 2003, 28 (14) :1445-1460
[6]   WATER-POLLUTION CONTROL FOR UNDERGROUND COAL-GASIFICATION [J].
HUMENICK, MJ .
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ASCE, 1984, 110 (02) :100-112
[7]  
Natural restoration of ground water in UCG. Humenick M J. Institutions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