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以及活性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43
作者
卢辛成 [1 ,2 ,3 ]
蒋剑春 [1 ,2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2] 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3] 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治理技术; 活性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TQ424.1 [活性炭];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817 ;
摘要
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其分类、来源、污染现状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地介绍了目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基本方法,比如吸收技术、冷凝技术、膜基技术、燃烧技术、生物净化技术等。同时探讨了活性炭在治理VOCs方面作为吸附剂和光催化剂载体等方面的应用。从而提出了活性炭在VOCs治理方面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活性炭吸附回收技术综述 [J].
李婕 ;
羌宁 .
四川环境, 2007, (06) :101-105+111
[2]   B/Fe2O3共掺杂纳米TiO2可见光下催化性能研究 [J].
刘宗耀 ;
李立清 ;
崔跃菊 ;
李桂萍 .
四川环境, 2007, (06) :28-31
[3]   掺碳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空气中苯的实验研究 [J].
张亚宁 ;
谢洪勇 ;
徐巧莲 .
中国粉体技术, 2007, (06) :18-22
[4]   活性炭负载Cu离子掺杂纳米TiO2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J].
李佑稷 ;
宋智娟 ;
李志平 ;
欧阳玉祝 ;
颜文斌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 (09) :1710-1715
[5]   VOCs在活性炭纤维上吸附性能的研究 [J].
薛文平 ;
孙辉 ;
姜莉莉 ;
马春 ;
张新欣 .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7, (02) :152-155
[6]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现状及监测和评价方法 [J].
董小艳 ;
徐东群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7, (03) :148-153
[7]   活性炭修饰对TiO2形态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J].
陈孝云 ;
刘守新 ;
陈曦 .
应用化学, 2006, (11) :1218-1222
[8]   活性炭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J].
黄伟 ;
贾艳秋 ;
孙盛凯 .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6, (05) :39-44+12
[9]   负载纳米氧化锌多孔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J].
冯飞月 ;
陈水挟 .
功能材料, 2006, (09) :1481-1484
[1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控制 [J].
陈平 ;
陈俊 .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6, (03) :20-23+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