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割秧时期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2
作者
:
金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金光辉
程会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程会敏
马金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马金友
王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王刚
机构
:
[1]
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2]
黑龙江省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克山
[4]
富裕
[5]
哈尔滨
来源
:
中国马铃薯
|
2002年
/ 03期
关键词
:
马铃薯晚疫病;
大中薯率;
产量;
块茎;
茎叶;
药剂;
病斑;
叶片;
地下茎;
晚疫病菌;
防治效果;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435.32 [马铃薯(土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1 前 言 晚疫病是当前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大马铃薯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不外乎两种主要方式:培育抗病品种及药剂防治。随着晚疫病菌A2交配型在我国的出现,致使抗病育种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短期内难有成效,所以药剂防治仍是当前防治晚疫病的首选方式。但药剂防治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长期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2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