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生育时期与产量形成

被引:5
作者
门福义
机构
[1] 内蒙古农牧学院
关键词
块茎形成; 茎叶; 马铃薯; 土豆; 茄属; 生育时期; 生育阶段; 种薯; 产量形成; 积累期; 芽条; 芽眼; 结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马铃薯的生育时期与其它作物不同。根据其无性繁殖的特点,按照茎叶生长和块茎形成过程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地上部形态变化,可把马铃薯的生育期划分为芽条生长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收获期等六个时期(见图1)。以下分别叙述各个时期的生育特点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一、芽条生长期(块茎萌芽——出苗)马铃薯的生育从块茎萌芽至幼苗出土,为芽条生长期。块茎萌发时,首先形成明显的幼芽,其顶部着生一些鳞片状小叶,即胚叶。幼芽是靠节间的连续发生和扩大而生长的。随着幼芽的生长,根和匍匐茎的原基在靠近芽眼6—8节处开始发育,这是马铃薯的主要根系,称芽眼根。幼根出现后,以比幼芽更快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